close

我最早所學的超渡法是:往生咒。

那一年初學密法,一經持念「往生咒」,即對此咒產生興趣。在持念過程中,亦有許多靈異,例如物品的移動、玻璃的敲擊、地板的腳步聲、光影、侵入的意念與影像。直到那一年,我為過世的叔叔持唸時,確定我所修的法有效應,就開始專修此法。

此法的觀修很簡單,簡述如下:阿彌陀佛現前,右手與願印,左手拖住蓮臺。蓮臺變化並下降,從亡者頭部緩緩下降,黑色業氣消散,最後託住亡者。阿彌陀佛心輪放大紅光,蓮臺託住亡者上升,心輪中出現一艘法船,蓮臺與亡者進入法船中,法船再進入心輪。持咒,迴向。

後來因為看了「西藏生死書」,對「中陰身聞教救度」產生無比的敬仰與信心,但由於當時修持基礎不足,自己對「苦、空、無常」雖有體驗,但由於未具備「厭離心、出離心、菩提心」,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,遭遇種種阻礙。後來自知程度不足,實未具備修持的基礎,所以暫時停了此法的練習。

接著因家庭因素,離家外住,為了懺悔己業,專一持唸「地藏王滅定業真言」,得菩薩加持。自覺與地藏菩薩因緣極近,開始練習「地藏本願經、延命地藏經」,並以地藏王菩薩主尊,進行超渡觀修。由於地藏本願經功德超勝,所以先以「經文功德」迴向亡者,再以地藏菩薩觀修引渡,整個練習過程,都非常順利。

後來在師尊文集中讀到一篇:眾生皆「吽」字,大為驚奇(轉載於下方)。一次禪定中,「自然觀修」,將眾生(含中陰身)全部觀為「吽」字,然後收回根本上師心中,觀見了不可思議的禪境。此後,我花了幾年時間,不間斷的練習此觀修,並運用在超度上,有大助益。

我的觀修是:啟請根本上師、心輪白色「吽」字、「吽」字遍滿虛空與欲加持眾生或中陰身,被加持者(中陰身)黑業消散,一一變成白色「吽」字,清淨無暇,一一「吽」字再收回根本上師心中。

此法修習,重點不在觀修內容,而在「平等義」的體悟。此法密意,在教導行者,「平等」的觀念與實做,若施此法者,未能發出「平等的力量」,觀修,就只是觀修。

在五佛的智慧裡,平等亦是無上的智慧,若能懂得,才是修此法真正的益處。

後來個人修持經驗與基礎夠了,又回頭修習「中陰身聞教救度」,了知該法的密意與運用,真是大大不可思議。

以上是個人在超渡的經驗與分享,願大家都能學習超渡法,利益廣大無數的中陰眾生,讓祂們業障消除、怨氣化解、有冤解冤、有結解結,熄滅種種煩惱火焰,得到清涼的心,祈願佛光注照,接引往生。

*以上所述內容,若欲修持,請修皈依真佛宗根本上師  蓮生活佛,取得傳承,才能修習。這一切行法的成就,都是根本上師的加持,才得以圓滿。無上師加持,一切均為空談。阿彌陀佛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眾生皆「吽」字(盧勝彥文集178《登山觀浮雲》)

 

在「登山觀浮雲」之中,看浮雲層層,翻翻滾滾,我的心如一葉扁舟,逐雲而去,想起有一詞:

扁舟東去,

極目滄波渺。

千古送殘紅,

到如今,

東流未了。

 

錦囊佳句,

韻壓池塘草。

聲遏去年雲,

惱離懷,

餘音繚繞。

 

這首詞,寫盡了我目前的景況,我是扁舟東去,至今,仍然隱居中,寫一寫文章,在「葉子湖」畔,歲月如浮雲,只是傷別離,至今一樣繚繞。

在「登山觀浮雲」,想起了我的密教上師吐登達爾吉寫給我的一偈,目前仍然掛在「彩虹山莊」,這偈中有一句:

「觀眾生皆吽字」。

這句話含有深意,合於「人生而平等」,也合於「眾生皆有佛性」,更合於「眾生是佛」。眾生啊!眾生,表面上好像個個不一,你我他外型及內在一一不同,不同的種族、不同的性別、不同的心思、不同的方向、不同的親疏、不同的恩、不同的怨……。

但,吾師說:

「眾生皆吽字。」

也就是眾生全是「佛」的演化,我認為,恩與怨應該是平等的,有人對我有恩,有人對我有怨,這只是一時的現象,像雲翻滾。

有人給你快樂。

有人給你痛苦。

有人愛得要死。

有人恨得要死。

這些也不一定是永恆的,這種「愛、恨、樂、苦」的情況能維持多久?會不會厭倦?你能接受這些變化,才算是「達士」。

不能接受這些變化,你即是「俗士」。

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五一三年十二月八日黎明前,悉達多太子於菩提樹下舉頭看見天上明星,覺悟嘆曰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念執著,不能證得。」

以此,「如實如見」之大道,悉達多太子,便成為萬世至尊「佛陀」。

這是明白了:「眾生皆吽字。」

由這句話,我們行者可以看眾生同一本性,看眾生是佛,原來都是「吽」字,根本無差無別的,所以我在隱居觀雲之中。

哈哈大笑。

讚譏是平等的。

善惡是平等的。

譽譭是平等的。

吉凶是平等的。

愛恨是平等的。

立破是平等的。

這世界上,有極善極善的人,有極惡極惡的人,然而,在我心中,平等平等,因為眾生皆「吽」字,同一個佛性種子。

吐登達爾吉上師寫的偈,說明了一切,所以一個覺悟的人,深入其意諦,自然超越了一切,超越了「八風」,而不受之。

大覺悟的人,超越忍辱,超越一切苦,超越一切樂,超越至於無上,只因一時,一切眾生皆「吽」字,全是一時演化啊!

 

錄者註:所謂「八風」,出自《阿含經》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,告訴比丘們:「世間有八法,所謂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。世間的人因這八法而隨世迴轉。這八法是世間的人所愛、所憎,能煽動人心,因此以風為譬喻,又叫做八風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剛兄弟的對話 的頭像
    金剛兄弟的對話

    金剛兄弟的對話 / 就把心事一一解- 善守護

    金剛兄弟的對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